幼兒園分班也有“套路”,老師不會明說的3個內(nèi)幕,家長要了解
說起分班,家長印象比較深的是初、高中的分班。初中階段,學校會根據(jù)學生的入學摸底成績,劃分出重點、非重點兩類班級,針對不同的班級,老師的教學方式也存在著差異。
到了高中階段,還會在重點、非重點的基礎上,進行文理科分班,這樣就能根據(jù)班級的特點,對班上的學生進行有針對性的教學。
你知道嗎?幼兒園也是需要分班的!
在大多數(shù)人的印象中,幼兒園是不需要分班的,隨機分配,保證班級人數(shù)平均就行了。但實際上,幼兒園在分班上也是有講究的。
班級里的孩子,會被幼兒園根據(jù)不同的特性進行分配,這樣做才更有利于老師開展教育工作,對孩子的成長也有一定的幫助。
套路一:每個班的人數(shù)都差不多
大部分幼兒園在分班時會控制好每個的人數(shù),有些幼兒園甚至在招生階段就開始控制人數(shù),已達到保證每個班人數(shù)接近或相同的目的。
班上的孩子一樣多,不同班級老師的負擔就會控制在相同或接近的程度上,如果班級人數(shù)太少,老師在教學過程中就無法幫助孩子建立起集體觀念。
不利于孩子各方面能力的發(fā)展,如果人數(shù)太多,老師精力有限,難免存在照顧不過來的情況。
其實,園方這么做還有一個目的,家長都希望孩子得到好的照顧,控制班級人數(shù)在同一水平線上,老師的服務狀態(tài)就會保持在比較平均的水平上。
這么一來,家長就不會因為老師工作量不同而有意見了,可以減少很多麻煩。
套路二:按出生日期進行劃分
幼兒園招生,對孩子的年齡是有一定限制的,如果孩子在開學時間9月1日時,還不滿3歲,就要等到明年才能入學。
這就意味著,如果孩子在9月1日以后出生,需要等到3歲半才能入園,與那些9月1日之前滿3歲的孩子相比,這些孩子的年齡就要稍大一些。
大家可別小看這半年的年齡差,短短半年時間,孩子的心理發(fā)育、身體發(fā)育,以及各方面能力的掌握,足以拉開一定的差距。
為了避免一個班上孩子之間的差異較大,影響班級和諧、教育進度,園方就會根據(jù)孩子的出生日期,以9月1日為界限進行分班。
將該日期之前出生的孩子分到一個班,該日期之后出生的孩子分到一個班,這樣不同班級當中,孩子的發(fā)育程度相近,老師的教育工作也更容易開展。
套路三:男生女生比例接近
最后一個套路:班級上要實現(xiàn)男女數(shù)量平衡,大部分幼兒園在招生過程中,會根據(jù)性別比例控制招收人數(shù)。
如果報名的男孩比較多,園方就會增加女孩的招收量,反之則增加男孩兒的招收量,總之就是要盡可能達到1:1的比例。
幼兒園階段對于孩子來說是建立性別認知的關鍵階段,如果班級內(nèi)男女比例不均,存在男孩較多或女孩較多的情況,就會影響到孩子對性別方面的正確認識。
因此,考慮到這個因素,幼兒園才會在孩子性別比例上面做文章。
可見,幼兒園在分班方面還是有很多講究的,這樣做不僅可以讓老師更好地開展教學工作,同時還有利于孩子的成長和生活。
- 上一篇:自然繪本的閱讀不能僅停留于閱讀,更應關注這5個方面! 2021/10/27
- 下一篇:幼兒園老師的心里話:親愛的家長,請聽我說 2021/10/27